野外拓展
野外拓展
“外展训练(又名拓展训练)”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,当时盟军在大西洋的物资供应线屡遭德军潜艇的袭击,大部分水手在运输船被击沉后葬身鱼腹,只有少数人得以生还。人们惊奇的发现生还者是那些心理素质较好,具有强烈团队合作精神的,而非那些身强力壮的水手。
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与研究,人们得出的结论是--能在恶劣情况下求得生存靠的不是体能而是良好的心理素质。据此德国人库尔特?汉恩提出了“外展训练”理念(Outward Bound),并于 1941 年创办了专门训练水兵的学校,后来逐渐延伸为军队士兵生存能力的训练。二战结束后“外展训练”由军事生存训练演变成为社会经济领域服务的一种人本训练。
“外展训练”的作用体现在突破个人心理极限、熔炼团队、提升领导能力三个方面,英文为“Outward Bound”,意思是一艘小船即将离开安全的港湾,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,去迎接未知的艰险,接受一个个挑战,战胜一个个困难。
如今,外展训练主要是利用崇山峻岭、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,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,在解决问题、接受挑战的过程中,激发个人潜能,增强团队活力、凝聚力和创造力,从而达到磨练意志、陶冶情操、完善人格、熔炼团队的训练目的,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。
